1.2 8051微控制器引脚图和引脚说明
在之前的8051教程中,我们已经了解了80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,包括其历史、特性、封装以及一些应用。在本教程中,我们将继续深入,探讨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、引脚描述,以及一些其他细节,例如8051单片机的基本电路。
8051单片机引脚图与引脚描述
我们首先来看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和引脚描述,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后续教程中更好地理解其架构。设备的引脚图(Pin Diagram)或引脚分配(Pin out)会指定电气连接器的引脚及其功能。
在深入探讨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之前,请先阅读8051单片机的介绍。
8051单片机引脚图
如前文所述,8051单片机有多种封装形式,例如40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(DIP)、44引脚塑料引脚芯片载体(PLCC)和44引脚薄型四方扁平封装(TQFP)。尽管8051单片机的引脚方向可能会因封装类型而异,但其引脚配置是相同的。
下图展示了40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(DIP)的8051单片机引脚图。

由于它是40引脚的DIP集成电路,每边包含20个引脚。我们还了解到,8051单片机还有其他封装形式,例如44引脚PLCC和44引脚TQFP。下图专门展示 了这些封装的8051单片机引脚图。

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,接下来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引脚的功能。因此,我们现在将详细介绍8051单片机的引脚描述。
8051单片机引脚描述
8051单片机的引脚描述或引脚配置将描述8051单片机每个引脚的功能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引脚的功能。
-
引脚1-8(端口1,PORT 1):引脚1到8是8051的端口1引脚。端口1是一个8位双向输入/输出端口,具有内部上拉电阻。在较旧的8051单片机中,端口1没有其他附加功能,只是一个8位I/O端口。
在一些较新的8051单片机中,端口1的某些引脚具有双重功能。例如,P1.0和P1.1分别用作定时器2和定时器2触发输入。
P1.5、P1.6和P1.7用作在线编程引脚,即MOSI(主设备数据输出,从设备数据输入)、MISO(主设备数据输入,从设备数据输出)和SCK(时钟线)。
-
引脚9(RST):引脚9是复位输入引脚。这是一个高电平有效的引脚,即如果RST引脚保持高电平至少两个机器周期(24个时钟周期),单片机将被复位。在此期间,振荡器必须运行。
-
引脚10-17(端口3,PORT 3):引脚10到17是8051单片机的端口3引脚。端口3也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输入/输出端口。此外,所有端口3引脚都有特殊功能。下表列出了端口3引脚的附加功能。
端口3引脚 功能 描述 P3.0 RXD 串行输入 P3.1 TXD 串行输出 P3.2 外部中断0 P3.3 外部中断1 P3.4 T0 定时器0 P3.5 T1 定时器1 P3.6 外部存储器写操作 P3.7 外部存储器读操作 -
引脚18和19:引脚18和19(XTAL2和XTAL1)是连接外部振荡器的引脚。通常,这里连接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。
-
引脚20(GND):引脚20是8051单片机的地引脚。它代表0V,并连接到电源的负极(0V)。
-
引脚21-28(端口2,PORT 2):这些是8051单片机的端口2引脚。端口2也是一个双向端口,即所有端口2引脚可以作为输入或输出。此外,当连接外部存储器时,端口2引脚用作高阶地址字节。端口2引脚具有内部上拉电阻。
-
引脚29(PSEN):引脚29是程序存储使能引脚(PSEN)。通过此引脚,可以读取外部程序存储器。
-
引脚30(ALE/PROG):引脚30是地址锁存使能引脚。通过此引脚,可以将外部地址与数据分离(因为它们被8051复 用)。
在闪存编程期间,此引脚作为程序脉冲输入(PROG)。
-
引脚31(EA/VPP):引脚31是外部访问使能引脚,即允许外部程序存储器。只有当此引脚为低电平时,才能从外部程序存储器中获取代码。在正常操作中,此引脚被拉高。
在闪存编程期间,此引脚接收12V编程使能电压(VPP)。
-
引脚32-39(端口0,PORT 0):引脚32到39是端口0引脚。它们也是双向输入/输出引脚,但没有内部上拉电阻。因此,为了将端口0引脚用作I/O端口,我们需要外部上拉电阻。
除了作为I/O端口外,端口0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还用作低阶地址/数据总线。
-
引脚40(VCC):引脚40是电源引脚,提供电源电压(+5V)。
8051单片机基本电路
在了解了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和对应的引脚描述之后,我们将继续探讨8051单片机的基本电路或原理图。下图展示了8051单片机的基本电路。

8051单片机的基本电路是其工作的最小接口要求。基本电路包括复位电路、振荡器电路和电源。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8051单片机的基本电路。
首先是电源。8051单片机的引脚40和20(VCC和GND)分别连接到+5V和GND。
接下来是复位电路。在复位引脚上保持逻辑高电平(+5V)至少两个机器周期(24个时钟周期)将复位8051单片机。80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由一个电 容、一个电阻和一个按钮组成,这种类型的复位电路提供手动复位选项。如果你移除按钮,那么复位电路就变成了上电复位电路。
8051单片机基本电路的下一部分是振荡器电路或时钟电路。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连接在XTAL1和XTAL2引脚之间,即引脚19和18。电容C1和C2可以选择在20pF到40pF的范围内。
如8051单片机引脚描述中所述,端口1、2和3都有内部上拉电阻,因此可以直接用作双向I/O端口。但是,为了将端口0引脚用作I/O端口,我们需要添加外部上拉电阻。
通常,一个包含8个电阻的1KΩ电阻包被用作8051单片机端口0的上拉电阻。
在本教程中,我们已经了解了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、引脚描述以及8051单片机的基本电路。在下一个教程中,我们将继续探讨8051单片机的架构以及其他一些特性。